涉公摊面积相关议题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涉公摊面积相关议题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08/26/2022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图表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

数据时间范围:2022 年 8 月 1 日 0 时—2022 年 8 月 25 日 16 时

关键词:公摊面积  取消

一、概述

近日,一则“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仅61平方米”的新闻再度引发舆论对公摊面积的关注,民间舆论呼吁取消公摊的声量甚嚣尘上。同时,央媒和各路官媒发表文章批判公摊面积乱象。8月24日,央视网视频报道:既然公摊面积容易引发纠纷,那么,公摊面积到底能不能取消呢?其中,专家提出意见,认为取消公摊面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质量、损害购房者权利。随后,该言论再度引发舆论不满声音。

从事件发展走势图来看,可以看出对房屋公摊面积方面的讨论一直存在。8月16日,“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仅61平方米”的相关信息被各大媒体发布,将舆论引爆。舆论围绕着公摊面积乱象、公摊面积计算、取消公摊面积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集中讨论。本篇报告将对涉公摊面积的主要舆论议题进行梳理,了解当前民间舆论对公摊面积相关问题的主要诉求。

二、舆论焦点分析

近年来,关于公摊面积方面的争议声音一直存在。2018年,新华社就曾发文《“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其中提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整治公摊面积乱象。中国经济网也发表了题为《公摊面积“坑”有多深?揭秘背后的猫腻》文章,文章中重点指出了目前关于公摊面积的各种乱象,严重损害了购房者利益。2022年年初,新华社发文《公摊面积成糊涂账?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其中提出“取消公摊面积,尤其意味着杜绝其伴生的猫腻与漏洞,从源头避免大量矛盾与纠纷,保证市场交易更公平透明。”而此次,“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仅61平方米”事件,再一次将“公摊面积”推上了风口浪尖。

综合舆论总体声音,涉房屋公摊面积主要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关注是否应该取消公摊面积

在相关议题的讨论中,“取消公摊面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于应该取消公摊面积方面,舆论出现一定对立情况。

根据舆论情况来看,民间舆论主流观点是要求取消公摊面积。舆论认为天下购房者苦“公摊面积”久矣。部分网民认为“建议取消公摊面积,当初‘公摊’的做法是学习香港,但2012年人家已经取消了这种做法。10年后的今天,我们没理由不取消”“公摊不取消,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同时,也有个别网民认为,直接取消公摊面积不现实,希望“能不能先把公摊面积从装修费中给去除掉?公摊面积算装修费这不离谱吗?”,但从舆论情况来看,民间舆论中此类观点并非主流观点。

而媒体方面的主流观点,则是认为直接取消公摊面积不可取。如工人日报发表评论称“取消公摊面积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而且一刀切取消公摊面积,可能会直接影响开发商对公共区域的投入,进而影响小区的居住环境和整体品质”。中国青年网发布评论“‘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现实中,一旦取消公摊面积,很多公共产品的计价标准就会大幅度调整,比如物业费和取暖费的计算方式就要重构,客观上会导致价格上涨”。时代周报发布文章《110平方米房子到手套内仅61平方米,公摊面积需不需要取消?》中提及“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关于公摊面积,如果开发商能够实现公开公示,并且真实用到购房者生活居住本身,没有私自盈利,就是合理的公摊,没必要取消。”

(二)将“公摊”话题与国内房地产市场关联

部分舆论认为当前媒体开始频繁发布关于公摊面积的内容,实际上与房地产行业总体形势低迷有关。持该观点的网民认为7月份房地产市场遇冷,甚至出现多地鼓励公务员团购商品房的情况,为了保房价,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稳定,通过规范公摊、取消公摊面积的方式刺激房市。如“大家不敢买房,上面又要保房价不能大跌,又要压实到地方责任,又不肯给钱,那还有什么招?果然一直最好用的公摊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公摊这么久,为了刺激房地产再雄起一回,看来是时候要拿它祭天了”“取消公摊面积这种实质上的变向降价行为,是他们目前可以做到的、为数不多勉强维持体面的行为”。此外,部分舆论将取消公摊面积与房产税的推行联系起来,认为“后面估计要收房产税了,这时候还不把公摊给改了?到时候你愿意为公摊交税吗?”

(三)主流媒体强调公摊面积的规范性

从媒体发布的评论文章来看,主流媒体认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源于“公摊面积”概念上的模糊,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公摊面积的测量存在可操作性,导致近年来,商品房公摊面积从最初的10%以下,到现在动辄30%、40%。同时,媒体关注伴随公摊面积存在的“消费暗区”,如精装修费用、后续的物业费、供暖费等费用同样包含了公摊部分的费用。如中国新闻网发文“对于一些明显超出常规的‘高公摊’现象,需要进行严管。也有研究人员指出,社区生活离不开公摊。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和明细一定要‘晒在太阳下’,同时监管要跟上。”工人日报认为“公摊面积制度备受诟病,主要是因为‘乱公摊’和‘只公摊成本,不公摊收益’等问题”“相比取消公摊面积,完善相关规定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总体上来看,和民间舆论相比,媒体更加关注公摊面积该如何鉴定、规范监管等问题。

三、舆论观察

一是关注民众舆论情绪风险。舆论虽然都对“高公摊”持反对、批判态度,但当前就公摊面积是否应该取消这一话题上,民间舆论与官方声音还存在部分不一致。由于民间舆论与媒体主流观点、专家意见的分歧,个别网民将舆论矛头指向专家与媒体,认为各路专家成为取消公摊最大阻力,质疑“取消公摊不可行”“取消公摊会损害购房者利益”等言论,认为专家出于利益损害公众权益。需警惕,民间舆论和官方声音存在一定分歧等因素的影响,民众舆论情绪被煽动的情况。

二是警惕舆论宣传导致过度期待。近年来,主流媒体关于公摊面积的批判声音从未间断,但从实际结果来看,“高公摊”“乱公摊”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而民众对公摊的抵制情绪却持续高涨。同时,从2022年开始,关于国内将取消公摊制度的声音开始出现,多个自媒体账号发布此类言论,拉高民众期待值,导致舆论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引发网民发泄不满情绪。

三是警惕舆论中的涟漪效应。根据舆论反馈来看,在舆论声音中,部分网民将公摊面积和其他问题关联起来,发表“国内房地产的两大毒瘤,一个是公摊面积,一个是预售制”“新时代四大发明:调休、996、公摊、离婚冷静期”“新时代四大发明,调休,公摊,期房,绿码”类似的言论,将一些长期具有争议的事件在舆论上进行捆绑,从而借以炒作其他涉房地产、涉疫情、涉劳务纠纷等关于民生方面的话题。需警惕此类舆论的捆绑式炒作,加深话题负面印象,扰乱舆论环境。

四、总结

总体来说,受到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低迷的影响,民间舆论对取消公摊面积的声量热度高涨,但目前来看,舆论发酵仍在可控范围内,暂无过多涉政府方面的负面言论,舆论声音主要集中在对公摊面积取消的讨论上。但该问题是一个长期且负面的议题,需要关注舆论场中部分自媒体炒作“取消公摊制度”的话题,拉长舆论周期,扰乱舆论秩序。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