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网络舆情反转事件研究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网络舆情反转事件研究
11/19/2019 No Comments 行业新闻 admin

近年来网络舆情反转事件频发,事实的真相与最初的报道差别很大,甚至是完全颠覆,舆论的倾向也从一方转向另一方。同时,在个别舆情事件中充斥着网络暴力,不仅使当事人承受巨大压力,而且导致其负面效应传播扩散,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网络舆情反转事件的分析,找出其传播的原因、规律,探讨解决办法,为减少网络暴力提供思路借鉴。

一、网络舆情反转事件举例

(一)

眼癌女童王凤雅事件

2018年5月24日,有自媒体发表题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该文被大量阅读及转载。文称,2017年9月,2岁半的王凤雅被确诊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杨美芹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筹得善款15万元,但杨美芹没有用这些钱给女儿治病,而是用于给儿子治疗唇腭裂,只让凤雅在乡镇卫生院输液,凤雅最终死亡。该文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网民指责凤雅父母重男轻女,利用女儿的病吸纳善款给儿子治病,称他们“恶毒”“诈捐”。但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王凤雅家属募集的善款为3万多元,这些善款用于给凤雅治病,购买食品、玩具等,并未用于给儿子治疗,其子治疗的费用为嫣然天使基金会资助。真相查明后,网民纷纷向凤雅的亲属道歉,谴责造谣者。

(二)

泳池冲突女医生自杀事件

2018年8月22日,一段“男子在泳池将小孩往水里按”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配文称因一男孩与视频中男子的妻子在游泳时发生碰撞,该男子便冲过去将孩子朝水里按,还打了一耳光。随后有媒体将此事以《四川德阳税务局某部门负责人在泳池内殴打男童,只因撞了他妻子》的标题进行报道。在此期间该男子及其妻子安医生遭到网民的侮辱、谩骂,25日,安医生自杀,经抢救无效身亡。安医生去世后,网上陆续有冲突当日的完整视频流出,并有关于该件事的完整报道,事情的经过是:安医生在泳池被两个13岁男孩冒犯,男孩拒绝道歉并朝其吐口水,安医生老公过去将男孩往水里按,随后男孩的家属打了安医生,双方报警后警方让他们私下调解,安医生老公当场给男孩道歉,次日,男孩家属到夫妻俩单位闹事。真相曝光后,人们在指责男孩及其家长的同时,也纷纷谴责网络暴力。

(三)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公交车坠江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踪。事故刚发生时有媒体报道称,万州区长江二桥一22路公交车与一辆逆行私家车相撞,公交车坠江,私家车女司机已被警方控制。随后网上展开了一场“全民声讨”,对女司机的谩骂充斥了整个网络。当天下午,万州区公安通报称,经初步调查,系公交车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网上舆论迅速反转,网民纷纷留言向女司机道歉,同时自发谴责不实报道及之前网上的一些偏激言论。

二、网络舆情反转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

受网络传播特点影响

舆情反转之所以在网络时代频繁出现,与网络传播特点有最直接的关系。

1、网络传播的多元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发声的平台更多、更广,发声的意愿也更强烈,已经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但由于发声人的价值观、受教育水平、自我要求、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差别,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借助互联网,一条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能迅速传开,充分满足受众想要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第一时间供给信息的目的,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准确、不真实,传播不完整等情况,误导网民和社会公众的判断。

3、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囿于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发文字数、发视频时长的限制,传播者更倾向于简短化表达,致使网上传播的信息偏碎片化,容易出现叙事不完整,表达不充分。

4、网络传播的先发优势。在海量的信息中,网民对信息的判断大部分情况下是应激性的,很少能够在深入调查后作出有理有据的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发布者和率先发声者对信息的表述和判断就具有先发优势,其对信息的判断会影响很多网民。

5、网络传播的从众性。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网络意见领袖,他们的一些文章、观点被网民关注,很多网民也通过转发、点赞意见领袖的文章来传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点赞、转发数多的文章会吸引更多眼球,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见领袖的每次发声都正确,也不能说点赞多的文章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多网民从众心理强,缺乏独立判断,盲目追随,甚至被错误观点误导。

6、网络平台的逐利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量也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10万+”的文章、短视频,代表的不仅仅是网民的关注,更与广告、打赏等直接联系,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利益驱使下,出现了一些一味追求流量的爆款信息。信息发布者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量,采取的方式一是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二是突出吸引人眼球的点,三是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这样制造出来的信息,会存在诸如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观点偏激等问题。但这些信息能够迎合一部分网民的口味,因此迅速成为爆款。

此外,网络造谣成本低,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舆情反转事件出现的概率。虽然已经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对制造、传播谣言者的处罚,但针对网络谣言的诉讼过程复杂,取证难,大量网络造谣行为在事后未能进入司法程序进行查处和制裁,使得网络造谣者有恃无恐。

(二)

权威信息缺位

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和个人成为信息的首发来源,但有些信息并不完整、准确。而权威媒体对信息发布的把控更严,调查真相、审核内容需要一定时间。在没有权威信息引导的时间段,形成了“空窗期”,网民对信息需求的及时性与事件调查的过程性存在客观上的矛盾,易被之前的不准确信息影响,作出错误判断。

(三)

网民的猎奇心理强

猎奇心理,即要求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状态。随着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网民参与、介入社会热点事件的诉求强烈,为能迅速参与相关事件,猎奇心理增强,急切地期盼看到相关报道、评论。一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利用网民这种心理,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发消息,甚至给事情定性,致使一些网民获得片面消息后急于评论和对消息进行二次传播。

(四)

“标签化”思维产生不良影响

“标签化”思维指人们以“贴标签”的方式,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个群体、某类事物的刻板印象,评判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就前面几个舆情反转的事例来说,一些网民有成见地认为“农村家庭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公务员爱耍官威、作威作福”“女司机驾驶技术差、不守交通规则”,部分媒体利用人们的刻板印象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选取“重男轻女”“公务员”“女司机”等信息抓人眼球,网民在看到这些报道时,会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感性或固化思维对事情进行判断和评论。

三、减少网络舆情反转事件中

网络暴力的方法

为了减少网络舆情反转事件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暴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权威部门及时发声,挤压谣言生存空间

真相早一点公布,谣言、片面信息就能少一些传播。各地、各部门要着力提升舆情应对、处置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线下及时处置,线上第一时间发声,挤压谣言传播时间和空间。

引导网民控制情绪,坚决拒绝网络暴力

加大对互联网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网民充分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挥网络评论的引导作用,及时在偏激报道、观点下留言回复,说明事实真相,劝导理性发声;发表谴责网络暴力、呼吁文明上网的文章;创作让群众了解网络暴力危害的影视作品、娱乐节目。及时报道舆情反转后的情况,引导在网上攻击当事人的网民自省、反思。

强化多方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对造谣、传谣等问题的取证及审理速度。搭建各级互联网违法行为举报平台,畅通举报途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踊跃举报网络违规信息。对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络平台和个人,坚决予以整治打击。

提升媒体人素养,最大限度保障信息真实准确

引导媒体人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为博人眼球,给当事人贴标签,歪曲事实;让其充分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知道自己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可能产生的在谣言传播中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求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加强对报道的审核力度,对重大事件坚持多级审核,落实逐级把关责任,严把选题关、审核关、发布关,避免报道事实不清、真相不明。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