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舆情监测认识的几大误区以及应对方法

大数据时代下舆情监测认识的几大误区以及应对方法
11/19/2019 No Comments 行业新闻 admin

随着时代的变革,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分析与舆情监测行业不断前进,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对网络舆情监测也是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监测既有助于预防及减轻单位爆发形象信誉危机的风险,还能帮助单位在品牌传播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深深的体现出对于企业、政府、个人的重要价值。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

认识舆情监测不得不知几个误区?
1,舆情监测没有什么用处
这种想法是非常可怕的,以为舆情监测就是监测采集网络舆情,没有实际价值。
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而健全应急管理预案对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酵影响明显。当企业发生重大事件危机时,toom舆情监测平台能够在三分钟内快速响应,通过平台提醒、邮件、短信、微信等多个渠道通知到舆情负责人,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做不好舆情监测就是做不好舆情应对措施,迟缓的应对只会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危机。
应对措施:应对负面舆情,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处置。

2,舆情部门能解决所有问题
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舆情部门都不能替代相关职能部门。单纯依靠舆情部门往往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而需要各方的全力配合。不同的利益诉求必然导致网络协商的不同表达,同一事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出发点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从而使网络舆情表现出复杂化的态势,并可能进一步伴随着谣言与恶意攻击。
应对措施:舆情处置的核心是各部门的协同,而不能仅仅依靠舆情部门一己之力。

3,网络舆情监测就是监测单位自身
很多单位进行舆情监测,往往只关注于自身的片面信息,其实这样会造成舆情监测结果有误差,这是因为不能清楚认识到舆情监测的范围。

以舆情监测为例,舆情监测的媒体范围覆盖微博、微信、新闻、论坛、博客、等,依靠大量信息数据支撑,提供专业的报表,企业可获取更高更远的认识角度:不仅能了解到自身情况,还能掌握竞品与行业品牌、消费者、媒体(包括自媒体)的舆情动态,做到对整个大环境的互联网传播情况都有更快速、全面、精准、深入的认识。

4,所有网络舆情都是负面的
事实上,除一些恶意事件外,网络舆情是促进社会协商,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公众参与社会讨论的便利性与积极性也日益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应当看到,当社会成员都在关心社会健康,所有个体都在维护社会公义时,社会整体面貌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

5,把舆情监测当成舆情监控
把监测当监控,控制言论自由。毫无疑问,作为企业了解信息的新途径,舆情监测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实际上,舆情监测系统是通过抓取网络公开可见的言论信息数据,分析并总结隐藏数据背后的含义。网络舆情监测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企业及早发现舆情,为后续处理争取足够时间;另一方面让企业全面掌握舆情形势,为回应对策提供充分依据。

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对舆情的正确认识,把舆情监测当成舆论监控,以此来达到监控网上负面言论的目的。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当系统发现负面信息时,应当本着负责、服务的态度,首先弄清楚网上所曝是否属实,了解公众对这些负面问题的态度和评论,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第一时间在想怎么去删除这些负面言论,或者通过极端手段打压发帖人,控制媒体的报道传播等。

6,网络舆情服务≠“监测”+“删帖”
一般认为网络舆情服务,重在“监测”。其实,网络舆情服务重要的不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更重要的是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网络民意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判断舆论趋势,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这才是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