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舆情
西安舆情监测系统 西安舆情监测公司
首先说下啥是舆情 啥是舆情信息
笼统地说,舆情就是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每个社会都有舆情,它体现了人们最想说的话,最关心的事,最希望党委政府了解和解决的困难,是党委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把舆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舆情信息。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舆情的来源,作为老百姓,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民生问题?人们都关心,粮食蔬菜价格轮番上涨,我们会有怎样的看法?老百姓最普遍的观点就是“光见物价涨、不见工资涨”,当然,也有人说“这些物价都涨在了流通环节,农民并没有从中获得更好收益”,这些不同的观点就是舆情。
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观点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文字材料。
为了更好的理解,简单说下舆情信息与宣传信息的区别。
一是从视角领域来看,宣传信息集中在宣传思想领域之内;舆情信息跳出宣传思想工作自身范畴,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领域。
二是从内容上来看,工作信息一般报典型的经验、做法;而舆情信息报的则是这些典型和做法的舆论反映。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现在我们都在建设农家书屋,很多县市区都实现了全覆盖,工作信息就是宣传各县市区、各乡镇在建设农家书屋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怎样的效果;而舆情信息是基层群众对这些措施和效果的反映,打个比方说,有人反映现在农家书屋建设的很好,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也有群众反映,部分地区存在“书本多,但是阅读人数少”的情况,政府“热”和民间“冷”的问题。这些基层对当前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映,这就是舆情信息。也就是说,工作信息反映的一般是“事件”本身及“事件”发生的过程,而舆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事件”对“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下面简答说下舆情信息的结构
舆情信息写作要力求简明扼要,除非是一些非常有深度的分析,一般而言一两页甚至半页纸能说完是最好的。一篇完整的舆情信息,就其总体而言,应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这三个基本要素。
标题大体可采用几种类型
一是直述型
如《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获基层点赞》一看标题就知道关于刚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再比如,《我国再度出重拳调控房价引基层广泛关注》这个题目一看就知道是关于房价调整问题。
第二是总结归纳型
如《基层群众对“三下乡”活动的三点期盼》、《当前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六大症结》等,对舆情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并以特点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是评价建议型
对舆情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作出评价、判断或提出中肯、可行的对策建议,常用“亟待”、“要”、“建议”、“影响”、“值得关注”等形式来表达,入《荧屏抄袭之风愈演愈烈亟待加强规范引导》这种。省里喜欢这种。
四是趋向预测型
主要用于前瞻性、预见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常用“预测”、“态势”、“苗头”等表达形式。如:《媒体预测今年文化产业园区将出现融合化加速发展新趋势》、《专家预测中国互联网产业更融合 更多元 更安全》。
再说导语
导语是舆情信息的开头,具有提示主题、引出舆情信息主体的作用。导语要以精练的笔墨反映舆情信息的要点和轮廓,用最简短的语言将舆情事件解释清楚,一般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总之越短越好,短小精悍 但要说明白什么事。
比如说,“某月某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姜异康同志作了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后面就可以罗列各界的反响了。
媒体啊专家啊基层干部群众啊网友啊 怎么个反响。这是对单一事件来说
对于雷同的事件,最好一句带过。这种一般是写某段时间的热点 趋势性的事件 用这个比较好。比如:“情人节前夕,9999元人民币的天价情人节套餐惊现贵阳;广州一酒店推出8万元的情人节套房;青岛天价巧克力标价8600元;桂林“天价”玫瑰标售万元。情人节“天价”元素频现引发热议。”是对一类热点不同表象的累加叙述。
还有一种是对一类热点的评论叙述。比如,“近日,文化媒体调查显示,我国数字阅读增长迅猛,但是大多属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引起人们纷纷关注。”这个导语对阅读浅表化现象做出了初步评论,而且也产生了倾向性的观点。
下面简单说下舆情的主体写法。
对于零散的舆情,没有倾向性观点的舆情信息,我们可将最重要、最新鲜、最有价值的事实、观点放在开头,统领全篇,引起领导的强烈兴趣,其他内容则按先重后轻、先主后次顺序排列。也可以将按照赞同,反对,质疑,驳斥、原因,建议的顺序,统一到一篇舆情信息之中。以前习惯采取有人说,也有人说,有人质疑,有人建议的格式,现在什么情况,等省里来讲了再看吧,这个现在我也不确定了。
于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致观点的舆情信息,我们一般采取两种模式
一种是将主流观点亮出来,采取群众普遍认为——有人说,有人说的模式。普遍认为是对各方观点的提炼总结,有人说,有人说,是对零碎的但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整理。
还有一种是采取人们认为,人们认为,人们认为的模式,即将热点问题分做几个层次来谈,基本应包括热点问题产生的正负面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建议;也可以是从几个方面做出不同的解读。或者专家认为 媒体认为 舆论认为 等等
存在争议的舆情信息,直接采取有群众认为,有群众提出相反观点认为这种形式即可。灵活掌握。有些是群众认为是怎样 但专家认为不是这样。 灵活掌握。
还有就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方面做系统总结,就采取群众认为(或者是业界认为、专家认为),一是二是三是的模式。
再说说上哪找舆情
当然媒体是最主要的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主要的网站:面上的工作主要看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中国网;比较前沿的新闻是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外媒可以关注环球网、参考网、国际在线、大公网、联合早报;涉及到山东省热点的是大众网;涉及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是中国文化传媒网、文汇报、文化产业网等等。
这个一会儿我再传一遍去年省里培训我拍的照片 他们给了一批网站 可以收藏 每天上去看看有什么热点 然后搜索一下汇总各路观点 就是一篇舆情。
再就是从民间直接了解舆情。从同事、朋友、亲戚、邻居等直接了解其对某件事的观点看法、意见建议等,这种从民间直接了解舆情的方法被上级视为是一种最可靠的舆情调查方法。从我们工作情况来看,采取这种方式写舆情费时费力,像我们基本都是兼职搞舆情,不太可能有充足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所以目前除非是上级指定的约稿任务,平日一般不大采取这种方式。